喀土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历史必知100事TOP4人类进入铁 [复制链接]

1#
如何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一般来说,铁器时代是考古学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时代,其标志是人类能运用很复杂的金属加工来生产铁器。不过在人类进入铁器时代之前,人类就已发现铁,并且开启了利用铁的历史。人类最初遇到的铁,是陨石中的铁。据记载,早在1.9万年前,中国周口店“山顶洞人”利用赤铁矿粉做天然的赭红色颜料,或随葬撒在尸体周围。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制作的赭红色彩陶的原料就是赤铁矿。山顶洞人头骨化石模型和石器模型,收藏于上海自然博物馆要说最早使用铁器的,是古埃及和苏美尔人。在公元前年,铁器被极少量的使用。到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出现了更多的铁。而在中国,也出土了公元前14世纪商朝的五件铁刃铜钺。不过此时利用的铁矿大多仍是从陨石中得到的,中国古人也将铁称为“天石”,并且,此时的铁器仍然属于比黄金更昂贵的金属,更多用于礼仪,青铜器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那么铁何时大规模生产并被人类运用,人类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呢?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冶炼铁器是安纳托利亚高原北部赫梯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铜柄铁刃匕首,大约在公元前年。直到公元前年,赫梯帝国真正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年,由于腓尼基人的入侵,冶铁技术得以在中东和北非的古文明地区广泛传播,也因此,造就了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帝国和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版图古希腊地区也在此时接收到冶铁技术,并由古希腊作为跳板,冶铁技术传入地中海的罗马、西欧、中欧、东欧、英伦群岛等欧洲腹地和更远地区。在非洲,公元前年,一把铁制匕首与黄金剑陪葬埃及法老图特卡蒙。而在今天东非苏丹喀土穆附近,公元前6至5世纪是主要冶铁的区域。西非诺克族是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民族,约公元前年-公元年。在此后,铁及铜的冶练技术不断向非洲内陆散播,直至在公元年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为止。在亚洲,南亚次大陆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出现冶铁技术,但是进入印度铁器时代则是13世纪的事情了。公元前年,印度的制铁技术有显著的进展。到公元前4世纪-3世纪,印度南部已生产高品质的铁,也就是后来的碳钢。在东亚,甘肃省临潭县磨沟寺洼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两块冶炼所得铁条证明,中国在商朝中期就已掌握冶铁技术。不过,公元前2世纪左右,虽然楚、燕等地区的军队也曾拥有过装备铁制武器为主的军队,但此时的武器仍然以青铜为主。与军事相比,在农业生产中,铁器已广泛使用。战国中期以后,出土的铁器遍及当时的七国地区,应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农业、手工业部门中并已占居主要地位。一直到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兵器:西周虎纹戈朝鲜半岛的铁器时代则在公元前4世纪开始,韩国南部的农夫在公元前1世纪开始使用铁制农具,而铁锭是当时重要的一项陪葬项目,表示死者的财富及声望。日本的冶铁技术由朝鲜半岛传入,大约在日本的弥生时代后期,大约公元前年到年。其实对于某个地区进入铁器时代的时间点很难判断精确,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铁器时代与之前时代的区别仍是十分明显的。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在其著作《古代社会》中说,“铁的产生是人类经验中无与伦比的一件大事,相形之下,所有其他的发明和发现都显得微不足道,或至少退居次要地位。”那么铁究竟与此前的青铜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何以有如此重要价值?首先,铁在自然界的分布与铜、锡、金等相比,是极广极丰富的,它是地球地壳的主要组成成分。其次,铁矿石还特别容易分辨,红色的石头一般都含铁,且一种矿石就可以冶炼。而青铜需要铜、锡两种矿石,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青铜的铸造就比较难得了。比如古希腊从塞浦路斯获取铜矿,从北方获取锡矿。罗马帝国之所以要远征不列颠,便源于英国丰富的锡矿。只是由于铁容易生锈,天然单质状态的铁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且铁的熔点比铜高,比铜难以熔炼,才导致铁器起初不如青铜使用广泛。最后,铁的质地比青铜要更坚硬,这改变了人类的农业和军事。农业上来说,铁器的使用,令人类开垦荒草杂木较多的地方效率更高,也更便于整修和建造沟渠,方便农业人工灌溉。比如中国南方地区,地面被植被覆盖,没有铁器就根本无法处理深埋于地下的植物根系,而且南方的土与北方黄土高原松散的黄土相比,很粘且不易翻开,也就无法进行农田开发。在军事方面,铁器被制作为武器,让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人数、阵型。武器的差距,让战争出现“降维”打击,或是单方面的屠杀。强盛的古代帝国,无不拥有其特有、出色的武器。如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方阵使用的超长枪——萨利沙就使用了钢铁矛头。著名的罗马短剑就全部是钢铁制品,甚至采用了淬火技术。在中国,公元前3世纪的燕下都出土了经过淬火的钢剑和钢铁矛头;到了汉代,满城汉墓出土了低碳钢制品的汉剑;扶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汉代环首刀都是经过淬火的钢剑。这些武器的硬度,与此前的青铜相比,是真的“削铜如泥”。这里就提到了很多具体的冶铁技术的以及技术升级。中西方早期的原始冶铁技术多为块炼铁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在空气中用炭火加热坩埚中铁矿石。然而由于温度不够,只有度出头,不能够熔化铁矿石所含有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接触后还原出来的铁,只能将其软化成海绵状疏松的铁块。于是人类就借助加热并捶打成形的方式去除杂质、控制碳含量而制成铁器。这种方式制成的铁器,因为杂质过多而质量并不高。后来,鼓风技术得到发展,让温度不再是炼铁的技术壁垒,铁得以融化,去除杂质后,可以用模具铸造成铁器。此时的铁大致可称为生铁,需要进一步淬火和捶打才能制造出质量坚韧的农具。西方对于铸铁的认识到此为止,而中国工匠进一步发展出了更为成熟的处理技术,即将生铁送入退火炉中二次加热,经过退火热处理柔化后的铸铁即为可锻铸铁。经过柔化处理技术之后,铁的强度上升,这个时候才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西汉中期以后逐渐发展出“炒钢”技术,东汉已经掌握了将钢铁制品进行多次折叠锻打的百炼钢技术,之后在“炒钢”基础上进一步发明出“灌钢技术”。“削铁如泥”也在冶铁技术进步中逐渐成真。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或生熟法,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制造铁器的质量,更提高了制造效率。中国的冶金技术在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居世界先进水平。在公元14~15世纪,中国铁的产量曾超过1.2万吨。而这个水平,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两个世纪之后才达到。可以说,人类对于铁器的使用,以及对于制造铁器技艺的提升,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一方面,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到人类大规模使用铁器,进入铁器时代,人类的生产范围、规模和效率获得了本质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另一方面,铁器时代承接了之后的工业革命。可以看到,肇始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逐渐取代人力,产品得以批量生产。而机器的生产,离不开高品质的铁和钢的使用,钢铁材料是推进工业革命必备的物质基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