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喀土穆7月27日电通讯:“你们是最亮丽的蓝盔分队”——记中国赴苏丹维和工兵分队告别杜艾因营区
新华社记者马意翀 赵海军
“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献身世界和平……”7月下旬的一天,伴着第一缕曙光,中国第14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官兵聚集在联合国旗和五星红旗下,郑重举起右拳,重温维和誓词,向守护了半年多的这片红土地依依惜别。
按照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达尔富尔联合特派团(联非达团)调整改革进程,杜艾因任务区将裁撤关闭。驻守在这里的中国维和官兵受命移防,奔赴形势严峻的迈拉山腹地,开辟维和新战场。这一行动标志着中国工兵正式结束在苏丹东达尔富尔州长达5年的维和历程。
5年前,中国赴苏丹维和工兵分队奉命出征,他们带着守望和平的初心部署至东达尔富尔州杜艾因市;5年后移防,带走的依然是那颗初心,留下的却是一串串扎实的足迹和一段段传诵的佳话。
在达尔富尔地区工作了14年的战区民事主管兰丁告诉记者,联合国维和部队最早部署至杜艾因时并不受欢迎,当地民众时常会向联合国人员开枪。中国工兵到位后,帮当地修路造桥,逐渐赢得当地人民信任,改善了维和部队与当地政府关系。
“中国工兵为达区和平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你们是达区最亮丽的蓝盔分队,杜艾因人民永远记得你们。”杜艾因市副市长穆罕默德送别中国维和官兵时说。
工兵分队政委魏茂刚清晰记得,这批维和官兵部署到位不到一周就接到当地政府紧急求助——抢修杜艾因市区3条交通“大动脉”。当地气温高达35摄氏度,官兵们冒着武装威胁,每天在市中心连续施工9小时,渴了灌两口凉水,饿了啃一点干粮,汗水浸透了防弹背心。短短5天,官兵们修通6公里道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当地百姓深深被震撼和感动,一名德高望重的族长专门为官兵们送去水和食物。
之后,这支分队又接连完成杜艾因市区地下排水系统维护、发电站升级改造、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等7项重大工程任务。仅半年时间,分队先后出动兵力1200余人次、装备200余台次,修整街道9.5公里、挖掘沟渠4.2公里、平整场地3500余平米,为当地政府和维和友军提供小型支援50余次。
战区工程主管皮特·纳德森在告别时讲道:“我在联合国工作了26年,从未见过哪支维和部队像中国工兵这样专业、勤奋、敬业、友善。这5年来,中国工兵为东达尔富尔和平建设付出的辛劳汗水有目共睹、令人敬佩,祝愿你们在迈拉山维和任务区做出新的更大成就。”
“我们肩扛国旗走出国门,一言一行都是为祖国代言,一举一动都要为祖国争光。”魏茂刚说。工作之余,官兵们竭尽所能为当地提供各种人道援助与紧急支援。他们先后慰问了2所当地小学,赠送了一批紧缺的文体用品;探望了当地规模最大的难民营,带去食品和药品;还曾奋战一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急卸载25吨印刷设备,任务结束时,当地教育部长巴萨专门与每一名官兵拥抱致谢;随队军医为一名当地儿童治病,其家人步行10多公里找到中国工兵专程致谢……
这支工兵分队的汗水与付出赢得了营地各国维和人员的赞叹与友谊,更在海外发扬了中国军人雷厉风行、百折不挠的战斗作风,留下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友善的良好声誉。
移防出发前,分队陆续收到当地政府、维和友军、联合国各部门发来的感谢信、表扬信和送别祝福信20余封。车队出发时,各维和友军、各部门官员和当地百姓近千人聚集在营地门口和市区沿途,向中国维和官兵们挥手道别。正如联非达团总司令对这支分队的评价:“中国工兵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友好乐善,堪称联非达团维和部队典范!”
责任编辑:张樵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