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下苦ldquo眼镜贵r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路漫漫其修远兮,眼镜行业们将上下而求索。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作者/路老二图片/视觉中国眼镜行业一直被视为暴利行业,其“半医半商”自费型项目更是堪称暴利收割机。提到配眼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被“割韭菜”或者“水很深”。此前,明月镜片在创业板IPO过会,再一次撕下了行业“暴利”的遮羞布。招股书也直接给出了答案:单镜片成本不到7元,每副眼镜的成本仅56.09元,终端价格却能最高卖到元;其电商销售的毛利率更是高达令人咂舌的90%。然而放眼望去,国产镜片行业看起来很美,所谓的暴利属性业内外人人皆知,但其间的上中下游甚至消费者或都有着自己的心酸。一方面,所谓的暴利是“伪暴利”。在这一片充分竞争的红海里,价格及市场都很透明。我国的眼镜行业技术门槛不高,上游被国外巨头掐脖子,中下游同质化凸显,行业难以做大做强,品牌纷纷陷入费力不讨好的价格战厮杀之中。另一方面,面对动辄上百甚至上千元的价格,普通消费者叫苦连连却又毫无“接招”之力。混乱的价格、参差不齐的服务水平,让这个最强调“透光率”的市场充斥着炒作概念、虚假欺骗广告等行业乱象,甚至被贴上了“坑蒙拐骗”的标签。10年前就有媒体曝光了眼镜行业的暴利真相,到现在依然如此。这10年,是市场“失效”还是消费者“失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迷思。

01

表面风光下的“伪暴利”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全世界14亿近视人口中,有接近一半在中国。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人数预计在7亿左右,接近总人口的一半。其中儿童及小学阶段近视眼总体发生率为53.6%,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近视率不断攀升,经过高考的筛选之后,超过90%的大学生都近视。庞大的近视人群,撑起了这门销售额近千亿的大生意。在中国这个超级代工厂里,我们拥有眼镜原料、配件、镜架制造、镜片制造、眼镜机械、印刷包装等全套完整产业链。眼镜行业也形成了区域和档次分层。奢侈品品牌代工厂在东莞和深圳(横岗),中低档镜架集中在温州,镜片在丹阳。由于眼镜片一个度数就是一个SKU,装配要考虑采购与库存,江苏丹阳自然成为“世界眼镜之都”,这里生产了中国80%、全世界50%以上的眼镜片。怎么看眼镜行业都是一门好生意。眼镜店售卖的眼镜动辄几百上千元,与几块几十块的成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在学校附近、街道热闹处和购物商场里,随便进去配副眼镜花个上千元早已不是罕见的事,买完总忍不住要骂其暴利。毛利率高已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年至今,眼镜行业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博士眼镜总体毛利率平均超过70%,年明月镜片的毛利率也高达54.9%。然而庞大消费人群,巨大的市场规模,超高的毛利润,七亿中国人戴出上千亿市场,眼镜行业却没能跑出一个全国巨头。究其原因,产业链条最上游和最下游中间存在着研发、营销、仓储物流、库存、人工等诸多成本,两端的巨大价格差,这才有了行业暴利的假象。看上去毛利率高,其实都在给上游供应商、商业地产打工。纵观眼镜行业整个产业链条,从生产商、经销商到零售商,鲜有净利润率超过20%的企业存在,明月镜片和博士眼镜的净利润率长期在10%徘徊。▲博士眼镜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每年净利率眼镜属于耐用品,回头客少拉新成本高,品牌想建立知名度就免不了高昂的销售及广告费用。根据招股书显示,从-年,明月眼镜的销售费用分别为万元、万元、1.04亿元与1.13亿元。期间邀请了陈道明作为产品代言人,在《非诚勿扰》《最强大脑》等热门综艺节目中都进行了广告植入。年其净利润为0.81亿元,甚至不及砸在广告上的钱。面对高人工、高租金和低购买频次的商品属性,成本低廉的镜片和眼镜需要在零售端以高价出售,才能覆盖诸多成本支出,更远不足以支撑起“暴利”。下游终端店面的租赁支出和人工成本吞噬了相当大一部分利润,这也是传统眼镜零售行业的通病。过去十年的经验证明,电商是横扫一切牛*蛇神和赚差价中间商的不二法门。但实际上,在过去几年里,线上眼镜电商已经被证明是一条很难走通的道路。

02

资本退潮,搅局者落幕对于大多消费者而言,最敏感的是价格,而眼镜电商的横空搅局被寄予厚望。有知乎网友将之总结为三步攻略,并获得3万多赞同:1.医院找验光师验眼睛,拿到度数、散光瞳距等数据;2.去眼镜店假装要买,试一试,看看好不好看,然后拿到眼镜品牌型号;3.上电商平台旗舰店直接找,然后把数据给客服。如此一番操作下来,线下眼镜店元的眼镜,一般-即可到手。然而眼镜不像一般快消品,看看参数、型号、比比价格,从网上买回来就能用。网上配镜试戴麻烦、数据的专业匹配度和售后服务也成为网友们吐槽频率最高的三大槽点。搅局者电商渠道的出现,实际上并没能真正解决眼镜行业的痛点。一方面,眼镜电商的成本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低。在负担人工、平台扣点、营销、库存等成本之后,线上眼镜也要2-3倍的溢价才能保证盈利。另一方面,电商能砍掉部分流通环节,但配镜需要线下提供反复的验光和复杂的测量工作,而这又是线上无法提供的,所以也避免不了配镜不合适等问题。要么度数不准,要么瞳距不对,镜架大小有问题……适配眼镜的过程很依赖亲身体验。验光单往往只是一个很粗略的验光数据,还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近/远视度数,散光的大小,轴向与瞳距、瞳高甚至眉高等具体高精度数据进行“私人定制”。往往验光、适配镜架、镜片,眼镜与个人脸型匹配等一整套流程下来,一般要一个小时,线上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都不如线下。从传统眼镜行业销售的电商占比也可一探究竟。博士眼镜的线上销售额占营收的比重很小,年仅有2.45%,今年也不到3%。明月镜片的财报显示,年的大部分镜片收入还是线下门店创造的,电商自营仅占0.55%。其电商自营渠道镜片收入的毛利率虽然高达95%,但是其收入占比却只有0.55%,销售额只有区区万。资本的流向也佐证了纯电商并非眼镜行业的最优解。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资本推动国内眼镜电商兴起的时间是在-年,年投资事件最多,共16起,年投资金额最大,共9.4亿元人民币,到了年双双回落,投资事件仅4起,投资金额跌至8亿元。年开始资本逐渐退潮,今年并未发生任何一起关于国内眼镜电商的投资事件。资本退潮,搅局者电商落幕,眼镜销售的重担落在了线下实体店的肩膀上。如果说线上配眼镜普通消费者还能与商家斗智斗勇,那线下则完全处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尴尬困境。

03

行业乱象丛生,是市场失效还是消费者失智?一个成熟的眼镜店大概需要5-6名员工,其中验光师至少1-2名。为解决购买频率低的问题,眼镜店一般都开在核心商圈、大型商场、学校旁边等租金不菲的高人流的区域。房租和人工占大头,虽说镜片不值钱,但是忽悠你买,需要门店下很大的功夫。眼镜店表面上卖的是服务和产品,但是其背后全都是套路。除非你对每一个环节、产品都非常了解,不然商家都是看人下碟。有些店主毫不讳言,眼镜进价“论斤买”,卖价多少看本事。甚至还有“无证上岗”的验光师,据了解,中国的合格验光师持证上岗的也就0多名,缺口高达3—4万,很多眼镜店的验光人员并不是验光师,在专业技能上有很大区别。这其中也不乏各种“坑”。典型的就是各种“三无产品”和众多“山寨”眼镜店。年,原质检总局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