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苏丹姑娘萨拉·穆罕默德。受访者供图
萨拉·穆罕默德,年出生于苏丹,年考入喀土穆大学,年到中国西北师范大学留学,年回国,任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现任教于沙特阿拉伯努拉公主大学。
在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共和国,多年来流传着一句古训:“学无止境,学问当孜孜以求,哪怕远在中国。”自年中国和苏丹建交以来,双方在文化领域展开频繁交流,许多苏丹青年人远涉重洋留学中国,成为增进两国友谊的一股重要力量。“90后”苏丹姑娘萨拉也身处其中,她选择投身汉语教育,用语言为中苏友好交往添砖加瓦。
萨拉和汉语的缘分是在懵懵懂懂中开始的。年高中毕业后,她被苏丹最高学府喀土穆大学文学院录取。文学院除阿拉伯语外,还设有汉语、法语、俄语等方向。与很多刚结束高考的中国同龄人一样,当时萨拉也面临选专业方向的困惑。一筹莫展下,萨拉给在迪拜从事签证工作的小叔打电话。小叔对中国有一定了解,“他知道中国是伟大的国家,文化丰富”。在电话中,小叔果断地告诉萨拉:“当然要选汉语!”
对成长于苏丹北部的萨拉而言,将汉语作为今后的攻读方向,充满了挑战。在此之前,她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目力所及的世界只终止于蜿蜒的尼罗河。而现在,她要将目光投向遥远而陌生的东方。
从未接触过汉语的萨拉从最基本的语音和声调学起。负责课程的中国老师为这位苏丹姑娘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欣然,和她的阿拉伯语名字一样,寓意着开心和欣赏。但在刚入学的那段时间里,萨拉并不“开心”。她需要完成汉字课、口语课、综合课等众多学习任务,写汉字尤为令她头疼。
但慢慢地,借由汉语,她触摸到了绚烂的中国文化和深厚的中国历史,在好奇与惊叹的同时,她也逐渐体会到学习这门异国语言的乐趣所在。萨拉开始积极参加由学校举办的汉语演讲比赛、辩论赛、汉字比赛等多种汉语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的汉语综合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
年,萨拉上大三时,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在孔子学院的院子里,萨拉常常会看到练习中国武术和书法的学生,那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很快吸引了她。在孔子学院就读期间,她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和中国相关的图书,还经常听中文歌和看中文电影。与刚开始接触汉语时相比,那个萨拉眼中的神秘国度变得越发清晰起来,这更激起她亲自体验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念头。
年7月,萨拉前往华南师范大学修读汉语课程,年又参加了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举行的外国汉语教师培训和由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两段在华短暂的学习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坚定了自己未来事业的方向。从事汉语培训的种子在萨拉心中埋下。
年大学毕业后,萨拉应聘到苏丹医院从事翻译工作。她此前几乎从未接触过医学专业词,医院时,医生们的南方口音也常令她束手无策。于是,萨拉买了本骨科词典,每天查阅并记录新词。渐渐地,她不但能准确地帮助医患传达信息,还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在医院工作的两年,萨拉十分充实,与中国医生的相处让她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而那颗种子也悄然发芽。年,萨拉辞职前往中国学汉语。她想成为一名汉语教师,通过自身努力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萨拉(左二)在外事采访中做中文翻译。受访者供图
年9月,萨拉开始了在西北师范大学攻读国际教育硕士的留学生活。留学期间,她完成了由中国国家汉办举行的近百课时的汉语培训。谈及这段留华经历,除汉语学习外,最令萨拉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国的美食——兰州拉面以及路边摊上的烧烤,这也成为她与丈夫关于中国的共同回忆。年9月,萨拉硕士毕业。她被有关方面选中,回到母校喀士穆大学孔子学院任汉语教师。在那里,她结识了同样刚刚留华归国的丈夫。因为相同的志趣,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很快便结为夫妻。
萨拉(前右一)在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毕业照。受访者供图
在孔子学院,萨拉主要负责翻译和新生报到工作,同时兼任汉语教师。3年间,约有名学生跟随她学习汉语。正是在萨拉的影响下,当地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人们都称她为“中国通”。作为启蒙老师,萨拉不仅教学生说标准的汉语,还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学生在毕业后大多进入苏丹的中国公司做翻译,还有一些则如当年的她一样,参加汉语大赛,前往中国深造。
萨拉见证了本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潮。受访者供图
除教学外,萨拉还想继续研究对外汉语教材。她撰写硕士论文时,系统调查了喀土穆大学中文系汉语教材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具体的教材编写、使用和教学建议。尽管当下苏丹的汉语教育受到疫情和政局的影响,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依然高涨。“他们希望有机会到中国继续学习。”萨拉说,她希望中国朋友可以提供一些先进的汉语教学设施,比如教材、教具等,帮助更多苏丹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培养更多人才。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汉森曾说:“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历史,很大程度是因为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途撒播。”目前,萨拉任教于沙特阿拉伯的努拉公主大学,关于未来,她还有许多设想: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在未来推动苏丹与中国的民间交流……她与汉语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来源:《环球人物》
(责编:艾雯、杨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