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三陕北,黄 [复制链接]

1#

从长江中下游平原,穿秦岭,经关中,我们到了陕西以北,即是陕北。

说起陕北印象,自然会有三个,一是中国那个沙吹来的高原——黄土高原;二是儿时满大街的信天游十分洗脑,“羊肚肚毛巾,三道道蓝”,自此成为童年的音乐记忆,二是与那段火红的革命岁月相关,延安,宝塔山,在所有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圣地,是心之向往的地方。

当然,在我的文学记忆中,陕北有着神一样的存在,那就是路遥《平凡的世界》,那片人与大自然战斗的土地上,曾经和现在演绎着多么动人的故事。

从八水绕城的西安出发,一路向北,植被渐显单薄。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交汇的地带,一日飞奔,览尽中纬度地区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感受湿润气候和半湿润地区的交替变化。

在自己的学科知识记忆中,黄土高原总是神一样的存在。比如在中国的四大高原中,其是唯一一个是基于水土流失冲刷,带来的的植被破坏,使其裸露荒芜,极易改变其地表形态的地形。

相较于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地表其极弱的稳定性,黄土附着性差,也使其在恶劣天气下,由于雨水的冲刷,肆意随心所欲地塑造独有的地表呈现。

以前在给学生们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时,无论是用课件,还是其视频资料,加上自己窘迫的语言,无法形容出这个形态的真实样子。也只有到了黄土高原,坐在大巴车上亲身感受到,人类的贪婪无限度,让大自然的伟力肆意妄为,自尝恶果。

在平原呆惯了的我们,认为有土的地方,就有草,就会有植被。可是在这里,耳旁是狂风,地表的尘土,在空中乱舞。随着车轮滚滚,我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地理讲到了黄土高原独有的塬梁峁川四大地形。

还记得以前给学生教地理的时候,从余先生说,最好的地理教学,并不是在课堂,而是在大自然中,让学生亲眼看到,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在此刻,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如果此时有学生和我一起,我一定很轻松地让学生区分塬塬梁峁川四大地形。

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伟大的,让切身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塬塬梁峁川四大地形的形成,其实反映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水土流失比较轻,高原面大部分完整,这样的地貌就是黄土塬。随着水土流失的发展,黄土塬被流水侵蚀,出现沟壑,,黄土塬可能演变成黄土梁。水土流失继续发展,黄土梁被分割成段就成为黄土峁。沟谷进一步加宽,河流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川。

有人说,黄土高原是贫瘠的。但我要说,黄土高原却又是富有的,要不然,为什么在黄土高原孕育了华夏文明,要不然,黄河九十九道弯的冲刷,虽然改变了地表,但是无法让勤劳的人民从这片土地逃离。

华夏起源,中华始祖,在黄帝陵,我们都很沉静,脚步轻轻,生怕打破亿万年来此处的宁静。中华文明从此起源,中华血脉自此发源。走过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不仅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是体会到,人生而有根,求根溯源,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重读历史,纵横千年。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能够历经多年的人类文明史中,始终成为精神凝聚力的象征,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到黄帝陵拜谒的时候,并不是传统公祭的重要日子。但是游人却是络绎不绝,人流不息。每一处,都有历史,每一地,都是人文始祖无声的传承。天下大同,再多的分歧,在这里却得了高度的统一,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好的体现。

华夏文明几千年,无论历史发展如何,却始终将对黄帝的祭祀,作为头等大事,寻根问祖,反映了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同根同祖的赤子情怀。

语言在此刻是苍白的,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在此刻,在此地,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厚重,更有寻到根源的认同。桥山古柏、历代碑刻,都在静静诉说着,虽经几千年,人类起源、文化根基并没有丢失。

纷繁世事,每个人总有太多的烦恼和欲望,总会感叹着世间的不公平,总会感受到人生不易。走过桥山,在沮水之滨,站在轩辕广场,心中空前宁静。我们很可笑地纠结于太多,而在寻根问祖的此地,你更要珍惜自己的所在,更要有更好前行的信心。

带着对历史的沉思,一路驰骋。站在壶口瀑布之侧,任凭着因落差带来河水冲击的浪花肆意地扑溅到身上,泥沙瞬间在皮肤上呈现。黄河怒吼的声音不绝于耳,将原本的人声鼎沸无情地淹没在山呼水响之中。

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鄂拉山发源,九曲黄河,有着上游的波涛汹涌,也有着凌讯的弯曲折叠的平缓,到了壶口,陡然暴发出强大的能量,在地势落差之间,奔腾的黄河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呼啸而下,远远望去,主、副瀑布连成一片,排山倒海,气势恢弘,景色壮美。

第一次站在壶口瀑布前,我忽然想起了,二十五年前,柯受良为什么会在此地选择飞越黄河?难道仅仅是为了出风头而已?能够成为飞越黄河第一人,壶口不仅仅有着险峻,更重要的在这里感受到是大自然的伟力和精神力量的体现。

奔腾的黄河,狂卷着泥砂,从宽阔的河道,忽然变窄,逼仄之处,自然激发起强大的力量。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顺畅。有过舒适平缓的日子,自然幸福;也有着工作、生活的突然变故,是颓废还是奋起抗争?壶口瀑布,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无论是历史的回答,还是个人小我的自我感悟。在最困难的时候,往往是最能激发斗志的时候。你不要指望着,这个世界,会无偿地让人舒适一生;你也不要指望着平平淡淡就是理所当然。人这一生,总会有挫折,也不可能会每一条咸鱼都能翻身,但以极强的忍耐,去改变自己,经历磨难,自能东流入海。

夜宿黄河畔,听涛声与信天游的相和相奏。两天前,我写到一句话,很多朋友表达了一种认同:“如果这个世界,你无法改变,首先要学会适应。”这不是躺平的无奈,而蓄势待发的前奏。站在壶口瀑布前,其实更能读懂世间的万事万物,在挫折面前,自有其适应性,也自有其生存之道。

沿黄河向西向北,宝塔山提前映入了眼帘。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虽有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但从骨子里自有着苦难不屈的基因。在窑洞前,在简陋会场的坐椅上,我们至今也难以想像,经历近代的屈辱,会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运筹帷幄,让曾经的时代换新颜。

太多的赞美,自有他人言。而在这里,我却在思考一个可笑的问题,这里可能是全国最火热的廉政教育基地,而当那些组团来接受教育的人群,是否真正读懂了窑洞里那曾经昏暗的灯光,杨家岭的早晨?当我们受到灵魂震撼之后,仍然回归自我的放纵,这些穿着那峥嵘岁月的服装,是不是又是一场作秀?

这是曾经最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